- A+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海参作为养生进补的首选逐渐进入百姓餐桌。如今,市面上海参品种琳琅满目,但价格却参差不齐,广大消费者在动辄上万、低至几百的海参面前没了方向。盐干海参、养殖干海参冒充野生干海参出售,用劣质的“糖参”增重坑害消费者,甚至用特殊工艺让干参看起来更漂亮,这都会降低海参的营养价值,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让消费者得不尝失。
“李女士在和平区一家水产店买了两盒冷冻好的即食海参,每盒一斤(10根装),共计220元,回家后拿出一根放在水里浸泡了一夜,第二天发现这根海参跟之前女婿从外地买回来的海参在颜色上相差好多,而且口感上也不太对。”家住大东区的李女士越想越不对劲,不敢继续食用。
昨天上午,李女士带着海参来到报社,记者看到,她购买的海参装在两个一模一样的透明塑料盒里,海参呈黑色,浑身长刺,分布均匀。“这海参就像是用模具倒出来似的,你看上面刺几乎都一样长,而且排列很整齐。”李女士越看这个海参,疑问越大。“不知道这种海参是用什么做的?是不是真的大连野生海参?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食用胶加海藻 制成假海参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咨询了业内人士,“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用模子扣出假海参这种情况,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真海参每斤价格都在千元以上,颜色和形状上乘的每斤至少3000元,提前发泡好的海参批发价也在数百元以上。”
一位从事海参批发多年的杜先生告诉记者,李女士买到的这种海参,他在几年前也听说过,这样的海参通常就是用海藻粉或魔芋粉打碎后用模子倒出来。为了使海参更有弹性,更逼真,商家还会添加胶类物质并进行染色,这样的海参根本没有什么营养价值,而且过多食用还会对人体不利。
另外,还有一些加工商抓住了消费者对海参知识知之甚少,不辨优劣的空档,前几年先是“糖干”泛烂成灾,以低价冒充淡干海参来卖。随后市场上又时兴“料干”了。所谓的“料干”就是在加工干参时用一种叫“麦芽糊精”的东西一起腌制。据说,这种东西既可以让干参增重30%,又能使干参的条型更饱满,刺型更挺拔。更重要的是能使小规格的海参在腌制完成后达到成品参的效果。杜先生表示,市面上各种坑人的手段频出,消费者想买到靠谱的海参还需明辨。
野生海参这么辨别
海参满大街都是,大部分海参卖家声称自家的是野生海参,野生海参真有那么多吗?业内专家同时也为我们介绍了辨别野生海参的方法。
野生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圈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饵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同时,野生海参的沙嘴大而坚硬。
野生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因此,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圈养的海参生长得快,肉质松软不紧实。野生海参生长环境恶劣风浪多,饵料不充足,活动较多,背部和两侧的刺都很粗壮,而且粗细不一;而圈养海参环境风浪小,饵料丰富,活动较少,刺长得细尖长。
另外,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圈养刺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囊,肉质缺乏韧性,口感不好。并且,野生的海参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