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海参市场鱼龙混杂,诚信缺失。糖的“甜蜜谎言”还没作罢,以次充好的报道又层出不穷。“产品单一”、“价值流失”、“鱼龙混杂”、“诚信缺失”、“优劣难鉴”、“消费误区”等关键词也频现当下旺销的海参市场,通过对海参消费市场的深度调查,海参消费乱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工者掺杂使假、牟取暴利
一些无良加工企业或商家为增加海参的重量,采取了各种手段,诸如加盐、加糖、加胶质,甚至于添加火碱、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来保水保鲜,不仅大大破坏了海参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有的商家甚至将海参加重到其自重的四到五倍,“一斤海参半斤盐”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糖干海参”,个头大,价格也相对便宜,不明所以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如果患有的人吃了这样的海参,只会加重病情。
(二)质量优劣难以鉴别,非专业人士很难掌握鉴别要领
海参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如何鉴别海参的优劣?普通消费者很难有专业的鉴别依据,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产品分级标准和办法。很多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因市场中乱象纷呈、名目繁多、价格落差巨大,无法分辨海参优劣不敢冒然消费。
(三)价值流失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海参在大于48摄氏度的环境下,活性营养物质开始流失,在长时间泡发后营养流失较严重。传统的海参加工大多要经历蒸煮、盐渍、烘干等环节;传统吃法又需72小时泡发和高温烹饪,因此,到达口中的海参活性营养已所剩无几。加上海参中富含大量的胶质,造成肠胃消化吸收有限,海参真正的利用率非常低下。花不菲的钱达不到应有的滋补效果,海参滋补价值被白白浪费的同时又在成财力和体力的浪费。
(四)产品形态单一,很难多层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海参的主流消费产品为海参原形态产品——干海参(即食海参多为干海参陈货泡发二次加工销售品)。虽然品牌林立,总类花样繁多,但产品形态单一,。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开发出了海参胶囊、海参口服液等产品,但总体而言,具有科技含量的海参制品偏少,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