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实践证明,开展海参与鲍鱼的混养,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养殖器材,又能相互促进生长,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模式养殖,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这里介绍一种在池塘利用网箱开展海参、鲍混养的实例。
1、养殖水域的 ...
实践证明,开展海参与鲍鱼的混养,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效水体和养殖器材,又能相互促进生长,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模式养殖,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这里介绍一种在池塘利用网箱开展海参、鲍混养的实例。
1、养殖水域的选择选择洁净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区潮汐为正规半日潮、水流畅通的海区。池塘建于潮间带为好,这样可保持水质清新,且节省能源。
2、养殖设备与器材养殖池塘为混凝土结构,池底向外海倾斜,在围坝最低处设一排水闸门,干潮时可将池内海水排掉。
网箱采用16毫米的螺纹钢做框架,规格为2米×1.5米×1米,中间焊接12根钢筋加固,外面用网目为1厘米的聚乙烯包裹,形成一封闭式单层六面体结构,在网箱顶端留一袖口,以便投喂与清饵。使用本地开采的石块,四面光滑、坚硬,每块重10~20千克。
网箱放置呈东西走向,共设置100个网箱,网箱分10排均匀放置,排距1米,箱距1米。排间有排水沟,以便清淤与排污。按每箱的空间堆放石块70%,高80厘米,石块垒放要牢固,多制造空隙,形成梯形。石块离网四边的间距为5厘米,防止磨破网。这样能抗风浪,为鲍鱼、海参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3、养殖管理 养殖的日常管理包括合理密度饵料投喂、换水、清池、敌害防治及水质监测等。
潮间带围塘网箱鲍鱼、海参混养,放苗密度不要过大,苗种不要小,品种不要过多。鲍鱼苗一般放100~150粒/平方米,壳长不小于3厘米左右为宜。海参苗密度为50~80头/平方米,体重30~40克为宜。饵料的种类主要是海带和裙带菜,在缺少海带和裙带菜的季节投喂当地生长的其他藻类,如鼠尾藻、石薪、松藻等。投喂量按鲍鱼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鲍鱼体重的10%~15%,投喂次数3~5月份7天投喂1次,5~7月份5天投喂1次,7~9月份10天投喂1次,9~12月份7天投喂1次,12月份至翌年3月份10~15天投喂1次。
每月清池1次,高温季节和冬天不清池。遇到大风天气、海水浑浊时,待风停后、潮落时立即清池。清池时先开启闸门,将水放掉,然后用水泵抽水冲刷池壁、池底和网箱,清除网箱内的残饵和敌害,然后关上闸门,待涨潮时注人新水。日常管理时,观察鲍鱼、海参分布情况,检查网箱剩余的饵料数量。每天退潮露出池坝后进行巡池检查,及时清除敌害,发现有蟹类、海胆、海星和红螺等敌害生物,随时清除,裣查网箱有无破损,防止鲍鱼、海参外逃。定期测量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做好各方面的记录。